
除毛雷射有哪幾種?
以雷射波長來區分,常見的主流有三大機型:
- 波長755nm:亞歷山大雷射,或稱紫翠玉雷射、日式光纖等
- 800~810nm:二極體雷射,或稱冰點除毛、真空除毛等
- 混合波長:脈衝光或彩衝光
各種除毛雷射的比較
亞歷山大雷射 | 二極體雷射 | 脈衝光 | |
---|---|---|---|
波長 | 755nm | 800~810nm | 混合波長 |
治療速度 | 最快 | 快 | 慢 |
皮膚保護裝置 | 冷卻噴霧 | 無 | 無 |
治療前準備 | 無需特別處置 | 需塗抹表面導電液 | 需塗抹表面凝膠 |
效果 | 佳 | 佳 | 尚可 |
效果說明
除毛雷射不可能一次去除全部毛髮,必須多次治療才能達到理想效果。原因是:
- 並非所有毛髮都同時位於生長期
- 人體本身的修復能力,會將部分毛囊細胞修復
毛髮的生長週期
毛囊細胞的生長週期,可分為「生長期」、「衰退期」、「休止期」這三個階段。不同區域的毛髮,週期長短時間也不同。雷射除毛只對位於「生長期」的毛囊細胞才有效果,位於其他階段的毛囊細胞,因為幾乎沒有黑色素,對雷射除毛是沒有反應的。
因為生長週期的不同,每次雷射除毛約可除去總毛髮量的20~30%,需要每間隔一段時間後,再次治療。
作法說明
- 麻醉方式:機種配有智慧型冷卻系統,搭配溫和能量釋放技術,治療時無需皮膚表面麻膏即可直接施行。
- 治療時間:因治療部位面積大小而異,例如腋下除毛約3~5分鐘,小腿除毛約需15~20分鐘。
- 治療後護理:治療時,不需塗抹凝膠,術後無需特別清洗,只需暫時冰敷並塗抹保濕產品即可離院。
我們目前採用的除毛雷射機種是亞歷山大雷射(Alexandrite Laser,又稱紫翠玉雷射),治療速度快且效果良好,是醫學期刊中最推薦的機種。
術後護理
雷射除毛治療是需要多次治療的,因為位於非生長期的毛髮,即使施打再多的能量、再多次的治療,也無法對其造成影響。所以需要依據毛髮的生長週期,進行多次療程才會達到最佳的效果。
- 每次治療間隔:建議4~6周施行一次。
- 剛治療後施打區之毛孔旁,可能會稍微紅腫,可冰敷來緩解。
- 治療後三天內除毛部位可能會引起搔癢紅疹,應暫停使用刺激性產品。
- 術後短期內皮膚會較為乾燥與敏感,需加強保濕及防曬。